我校发布《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8)》
(通讯员 刘刻 韩飞 摄影 戚厚磊 林露)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和北京电视台纪实频道承办的2018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纪录单元于4月16日至18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在4月17日北影节的纪录单元论坛中,我校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China Documentary Research Center,以下简称CDRC)举办了“纪录片的边界、类型与产能、价值”论坛,并发布了《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8)》。
在发布会暨论坛现场,新闻传播学部副部长、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课题组负责人何苏六依托CDRC十三年产业数据支撑,对2017年度纪录片整体表现以及纪录片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回望与前瞻,发布了中国最权威的关于纪录片行业的年度报告《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8)》。
在报告中,CDRC结合近年来纪录片市场的发展,认为中国纪录片是一个价值和市场均被严重低估的产业,被低估的原因主要源于纪录片产业数据难以完全统计;纪录片的边界和类型跨界之争以及纪录片价值多元性尚未被清晰划分和认同等等。由此,CDRC在本次发布和论坛中提出“数据之外,产业之内”的概念,结合新的时代语境和产业背景对纪录片的边界与类型、产能与价值进行了深入解剖和探讨。
CDRC还发布了最新的2017年中国纪录片的产业数据。数据显示,纪录片在电视媒体上的表现是专业频道播出时长基本饱和,央卫视迎来平台期。CDRC在发布中对中国纪录电影未来市场持乐观态度,认为纪录电影必将成为纪录片产业板块的重要一极。在新媒体时代,纪录片放下过去高冷的身段,不少成为新晋“网红”,不但长期出现在互联网社交平台热搜榜,成为网络议题,而且成功打入青少年喜爱的弹幕网站。新媒体成为媒介技术驱动下泛纪实内容生态的新景观。
论坛上,CDRC对纪录片的产业和价值进行了更加多维的解读,分析了纪录片在IP品牌塑造与运营、衍生品开发、品牌传播方面的独特价值与可能性,提振了在场诸多业界人士的信心。根据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最新确立的纪录片边界和类型划分,据不完全统计,当下中国纪录片产业的直接经济效益规模已超100亿,带来的间接经济和社会效益更是不可限量。结合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市场的发展,CDRC在回望自2010年以来的中国纪录片产业发展态势的基础上,对中国纪录片的未来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讨论会上,与会嘉宾围绕“纪录片的边界、类型与产能、产值”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并进行了交流。有嘉宾指出 “我们是被严重低估的行业,但同时它又是一个被高度关注的一个类型,所以在高度关注和严重低估,这二者之间的落差就是纪录片产业的困境。” “中国纪录片将迎来千百万时代,在这个契机上,我们应该把纪录片最新的边界、类型、定义都规定好,这样行业才能更快地蓬勃发展。”还有嘉宾提到了纪录片文化标签的重要性,在市场化探索方面提出找准用户定位,跨平台实现纪录片价值的富有建设性的意见。
据了解,“CDRC前沿发布”是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的重要品牌项目,是国内独家以数据思维、数据手段纵览纪录片行业的发布项目,为催化中国纪录片产业标准、加速培育产业数据体系、推动产业国际化进程提供了科学参照。
本次发布和论坛的核心内容将在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今年年中发布的另一品牌产品——国家级纪录片蓝皮书《中国纪录片发展报告(2018)》中具体呈现。
(编辑:阎玺)
上一篇:“网络文艺评论与发展”论坛在我校举办
下一篇:中国传媒大学1+3英澳美加新国际名校预科项目录取条件